第213章 清华园食堂
刘光天和高美琪捏着那叠略带褶皱的饭票,并肩走到打菜窗口前。斑驳的白色窗板上用红漆规整地标着数字,窗后一字排开几只巨大的铝盆,盛着这个午间的菜肴。
盆里的菜色简单得近乎质朴:一盆是清炒土豆丝,另一盆是熬白菜片,都只见大片的素炒,稀薄的油花浅浅地浮在盆底,几乎寻不见半点肉星。
旁边另有一盆炖煮的白萝卜,汤水清寡,萝卜块沉在盆中,显得格外素净。
主食筐里堆着黄澄澄的玉米面窝窝头和色泽深浅交织的二米饭,散发出粗粮特有的朴素香气。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年轻学子带着欣喜的低声交谈:“今天运气真不错,有荤菜!”循声望去,果然有一个窗口前的队伍排得略长些。
盆中是今日难得的“硬菜”——猪肉白菜炖粉条。
说是荤菜,其实盆中绝大部分仍是白菜和软滑的粉条,仅零星点缀着些许肥多瘦少的猪肉片。
打菜的老师傅手握一把宽大的铁勺,每一次舀起、分配都极为仔细,仿佛那几片猪肉是珍贵的宝藏,务求公平地落到每个学生的碗中。
高美琪静静地望着眼前的一切,目光从菜盆缓缓移到那些年轻学子们的碗里——简单的饭菜,几乎不见油水,却承载着他们全部的午餐。
她那双明媚的眼中不禁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震动。这些华夏最顶尖学府的天才,这些将来要为国家扛起大梁的年轻人,他们的物质生活竟清苦至此。
刘光天站在她身侧,沉默不语。他的目光更深,更远,仿佛穿透了眼前腾腾的热气,看到了这匮乏背后所隐藏的、一个时代亟待填补的巨大空白。
他微微倾向她,声音低沉而清晰:“你看,这些年轻人,就是吃着这样的饭菜,在图书馆熬夜苦读,在实验室埋头计算,为我们这个国家一点一点追赶着世界。”
高美琪轻轻颔首,心底软处被触动,低声道:“有些心疼他们。”
刘光天的回应却冷静而富含力量:“心疼之外,更该看到希望。正因为今天这样的饭菜,才更显得他们将来的成就何其珍贵。他们的精神食粮,远比眼前的物质更丰盛。”
正说着,窗口里那位两鬓微霜的老师傅注意到了这两位气质迥异的访客。
他手里的大铁勺顿了顿,憨厚地朝他们笑了笑,热情地招呼道:“二位同志,看着面生呐!来点儿什么?今天的白菜炖得烂糊,入味着呢!”
这一声淳朴的问候,这一刻,港岛的繁华光影与清华园的质朴沉静,透过这几盆盛满土豆白菜的铝盆,完成了一次无声却剧烈的碰撞。刘光天与高美琪相视一眼,在那师傅热切的目光中,递出了他们的饭票。
刘光天和高美琪端着铝制饭盒,在食堂角落找了张略显陈旧的木桌坐下。
饭盒里是刚刚打来的清炒土豆丝、熬白菜,配着金黄扎实的窝窝头。高美琪的碗里则是大米和小米混合蒸成的二米饭,米粒分明,散发着朴素的香气。
高美琪拿起筷子,轻轻拨动碗中的二米饭,抬头望向周围埋头吃饭的学生们,轻声对刘光天说:“这二米饭倒是很香,只是......看着这些孩子们天天吃这些,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刘光天掰开半个窝窝头,就着土豆丝咬了一口,细细咀嚼后说道:“这窝窝头很实在,能填饱肚子。你知道吗?正是这样的粗茶淡饭,养出了祖国最优秀的一批人才。”
他环视四周,目光掠过那些正在专注吃饭、讨论功课的学生,继续说道:“物质的匮乏不会阻挡思想的飞跃。相反,它让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高美琪若有所思地点头,夹起一筷子白菜,忽然微微一笑:“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吃这样的饭菜。没想到是这样的体验。”
刘光天也笑了,眼神温和:“比起港岛的茶餐厅,这里的饭菜确实简单得多。但这里的每一口饭菜,都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这时,旁边一桌学生好奇地望过来。其中一个大胆的男生忍不住问道:“同志,你们是从哪里来的?看打扮不像我们学校的人。”
刘光天笑答道:“我们从港岛来。很想看看,培养祖国未来英才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几双明亮的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高美琪温柔地补充道:“你们的食堂很干净,饭菜也很可口。”她说着,又吃了一口二米饭,举止优雅得体,与简陋的食堂环境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和谐。
这时,旁边桌一个戴着深度眼镜、模样文静的学生忽然鼓起勇气,怯生生地插话问道:“同、同志,请问...听说现在港岛那边,人人都能吃上肉,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却又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纯真与渴望。一时间,周围几桌学生的目光都悄悄投了过来,眼神里混杂着好奇与向往。
高美琪放下筷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沉吟片刻,柔声答道:
“港岛确实有不少人能吃上肉,但也不是每个人天天如此。那里有高档的酒楼,也有街边的排档;有人天天饮茶食鲍,也有人为了一日三餐奔波劳碌。”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学生们碗里简单的饭菜,语气更加温和:“不过相比起来,港岛的市场的确能买到更多种类的食材。但话说回来,你们这里的饭菜虽然简单,却有一种特别的滋味——是奋斗的滋味,也是希望的滋味。”
刘光天接过话头,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小同志,饮食的丰富与否,只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一个侧面。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也能天天吃上肉,而且能吃到比港岛更丰富、更地道的美食。”
那个提问的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周围的其他学生也都若有所思,仿佛从这个简单的问答中,窥见了一个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未来。
高美琪微微一笑,又补充道:“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为了什么而吃。今天的这顿饭,我会一直记得的。”
她的这番话,让在场的年轻学子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食堂里原本略显拘谨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融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