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见校长
刘光天和高美琪将饭盒中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铝制的饭盒底几乎能照出人影。高美琪执着筷子,细心地将最后一颗二米混合的饭粒夹起,送入口中。
方才提问的那个学生看到这一幕,不禁脱口而出:“您二位……吃得真干净。”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也有一丝敬佩。
在他印象中,从港岛那样繁华地方来的贵人,该是对这样的粗淡饭食难以下咽才对。
高美琪闻言微微一笑,放下筷子,声音温柔却清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她的目光扫过食堂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港岛,很多人拼搏奋斗,深知每一分钱、每一口饭都凝结着汗水。浪费粮食,在哪里都是不应该的。”
刘光天颔首表示赞同,他的目光深沉,话语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勤俭并非贫瘠的象征,而是一种美德,更是对他人劳动的基本尊重。我们看到各位同学在如此简朴的条件下依然刻苦求学,这份珍惜物力、专注向学的精神,远比一顿盛宴更令人敬佩。”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事实上,真正的财富,不在于能消耗多少,而在于能创造多少。我们今日吃净这份饭菜,既是对诸位清贫坚守的致敬,也是对我们自身初心的不忘。”
这番话语平和却有力,让周围原本或许心存好奇甚至些许自卑的学子们,眼神悄然发生了变化——那是一种被理解、被认同的触动,更是一种因自身坚持的价值被肯定而油生的自豪感。
食堂里碗筷的轻微碰撞声和低语声似乎都在这一刻安静了许多。刘光天目光落向邻桌一位刚吃完饭后正认真擦拭眼镜的男同学,温和地开口:
“这位同学,打扰一下。”他的声音不大,却自带一种让人愿意聆听的磁性,“不知是否方便,请你带我们去拜见一下贵校的校长?”
被问话的男生愣了一下,慌忙戴上眼镜,看着眼前气度不凡的两人,立刻站起身,带着几分恭敬又难掩好奇地回答:“当然可以,校长办公室就在行政楼。请问…您二位有预约吗?”话一出口,他似乎觉得这样问有些冒失,脸颊微微泛红。
刘光天和煦地笑了笑,神态自若:“冒昧前来,未曾预约。不过,”他语气谦和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分量,“或许你可以代为通传一下,就说华兴集团,有意与校长探讨一下在清华设立长期奖学金与科研合作基金的可能性。”
“科…科研基金?”男生显然被这句话的分量震住了,周围悄悄竖起耳朵聆听的学生中也传来一阵轻微的吸气声。
他们这才恍然意识到,眼前这两位将窝窝头吃得干干净净的访客,恐怕有着远超他们想象的身份与能量。
“好的!请您稍等,我这就带您去行政楼!”男生的语气立刻变得郑重而积极。他迅速收拾好自己的碗筷,主动在前引路。
高美琪优雅地起身,对周围投来目光的学生们报以一个友好的微笑。她与刘光天对视一眼,默契地跟上那名学生的脚步。
简陋的食堂里,只留下一桌空了的餐盘和一群内心被悄然触动的年轻学子,以及一个关于港岛富商来访、可能要设奖学金的惊人消息,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清华园里悄然流传。
戴眼镜的男生引着刘光天和高美琪穿过布满常春藤的古朴行政楼走廊,在三楼一扇深色的木门前停下。门旁的墙上挂着一块简洁的白色木牌,上面用黑色楷体写着“校长办公室”。
男生略显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轻轻叩门。
“请进。”门内传来一个温和而不失威严的声音。
男生推开门,侧身让刘光天和高美琪先行进入。这是一间宽敞而朴素的办公室,四壁皆是书柜,里面塞满了中外书籍和文件资料。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一位戴着眼镜、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正伏案批阅文件。他闻声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看来,带着几分学者特有的审慎与温和的询问。
“校长,这两位是从港岛来的客人,他们……他们想见您。”男生恭敬地介绍道,语气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校长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脸上露出礼节性的微笑,绕过办公桌迎上前来。
他的目光在刘光天和高美琪身上迅速掠过,虽略显意外,但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修养和沉稳的气度。
“欢迎二位。我是清华大学的校长,”他伸出手与刘光天和高美琪依次握手,手势干练有力,“不知二位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他的普通话带着沉稳的腔调,目光坦诚而直接地落在刘光天身上,等待着对方的说明。
刘光天从容上前一步,微微颔首致意,语气尊敬而坦诚:“校长先生,冒昧打扰,万分抱歉。我是港岛华兴集团的刘光天,这位是我的妻子高美琪女士。我们刚刚参观了贵校的校园,并与一些同学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感触颇深。”
高美琪在一旁报以得体的微笑,补充道:“贵校学子笃学奋进的精神风貌和您在治学上的成就,我们早有耳闻,今日亲身感受,更是钦佩。”
校长请二人到旁边的沙发就坐:“刘先生、高女士,请坐。不必客气,清华一向欢迎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友人。”那位带路的男生见状,识趣地悄声告退,轻轻带上了办公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