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投资计划(加更)
在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后,双方开始务实推进。长条会议桌上摆放着刚刚拟定的合作草案,华兴集团的项目代表率先发言,语气专业而清晰:
“根据我们确定的代加工合作模式,我们建议按以下流程推进:首先由华兴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向指定的试点工厂下达首批生产订单。
同时,我们将立即从港岛启运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派遣最专业的技术团队驻厂,全程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初期的生产工作。”
外贸部邓向荣副部长强压着内心的激动,点头表示认可:“我们已经共同选定北京第一机械厂和第三纺织厂作为首批试点单位。
这两个厂历史久、基础好,工人队伍素质高,相信一定能快速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和要求。”
工业部的代表紧接着补充,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在技术引进和提升方面,我们希望华兴的技术团队能够全面负责起生产工艺的革新和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
我们的工程师和优秀工人一定会全力以赴,虚心学习,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技术、新标准。”
这时,华兴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他打开手中厚重的文件夹,用清晰而准确的数据向在场领导汇报:
“关于工人待遇问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测算。”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文件上的数字,语气肯定而清晰:“根据集团决议,我们拟定的工资标准将参照港岛同类工厂水平的百分之五十制定。”
他稍作停顿,让这个对比基准被充分理解,然后报出了那个在当时足以令人震惊的数字:“经过初步测算,普通工人,月薪预计可以达到200至220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让在座的几位干部不自觉地交换了惊讶的眼神。他继续沉稳地补充道:“据我们了解,这至少已经是内地现行普遍工人薪资标准的四到五倍以上。”
但他并没有停下,而是翻过一页,继续展示这份待遇的竞争力:“而这,还仅仅是基本工资部分。我们的薪酬体系还包括全勤奖、绩效奖金,并且集团将全额为工人缴纳医疗及工伤保险,确保工人在遭遇疾病或工伤时无后顾之忧。”
最后,他合上文件夹,做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收尾:“此外,员工每年还可根据公司整体效益和个人表现,获得相当于1-3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励。我们坚信,只有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凝聚人心,打造出一流的企业和产品。”
邓向荣与工业部的负责人再次交换眼神,这一次,眼中充盈的是无比的欣慰和肯定。这样的工资水平,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好的预期,它意味着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善,更是无数工人家庭希望的曙光。
华兴集团投资部总监周航站起身,他三十出头,曾在海外留学多年,归国后加入华兴已有五年时间,一直负责集团的战略投资业务,是业内颇受瞩目的年轻高管。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与会干部,语气平和却郑重道:
“各位领导,请允许我直言。依靠现有的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是必要的,但这还远远不足以高效地完成这笔总额200亿港币的天价订单。”
他稍作停顿,让这个巨大的数字再次震撼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继续清晰地阐述:
“我们的计划远比这更为宏大。华兴集团建议,在改造提升现有优秀工厂的同时,必须重新选址,投资建设全新的、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他走到会议室墙上悬挂的巨幅中国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向东南沿海。
“选址的眼光不必局限于四九城。我们强烈建议,优先考虑距离港岛最近、海运和陆运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例如广东的宝安、东莞、惠州等地。在这里建厂,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时间与成本,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他回到座位,目光炯炯地看着各位部长:“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来料加工。200亿港币的订单,需要庞大的、现代化的产能来支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大批新的工厂,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和一个高效可靠的供应链体系。这不仅是下一批订单,这是在为华夏的现代制造业打下新的基石。”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寂静,但这一次,寂静中涌动着的不再是震惊,而是被一个更为宏伟的蓝图所激发的澎湃心潮。干部们意识到,这已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项将深刻改变地方经济格局的国家级产业布局。
周航从容地观察着每一位与会者脸上变幻的神情,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个足以重塑华夏制造业版图的庞大计划。
待到那最初的、令人心悸的沉默渐渐转化为一种充满能量的期待时,他才不疾不徐地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却抛下了一枚更具分量的砝码:
“另外,根据我们董事长的远景规划,”他特意顿了顿,确保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入众人耳中,“方才所提及的两百亿港币,仅仅是我们计划中的首批订单金额。”
他环视全场,继续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是为了验证合作模式、锤炼生产队伍、打通物流渠道的先行投入。只要合作顺利,产能达标,第二批、第三批更大规模的订单将会接踵而至。华兴在国际市场上的深厚渠道与信誉,足以消化远超乎各位目前想象的巨大产能。”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甚至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如果说之前的200亿是一座需要仰望的山峰,那么此刻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一片浩瀚无垠、充满无限可能的星辰大海。这已不再是一次性的输血,而是开启了一条能够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的黄金通道。
邓向荣副部长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惊涛骇浪,他与工业部的罗新华副部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与决心。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异常坚定:
“请转告刘董事长,我们完全理解了他的战略布局和巨大诚意。我们这边,必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力以赴,确保首批合作圆满成功,绝不辜负这份信任,更要为后续更长远的合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他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与罗副部长低声探讨了一会,声音变得更加沉稳有力:
“这个规划,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我建议,我们立即成立一个联合专项工作小组,由外贸部和工业部牵头,尽快深入研究这份建议的全部细节,形成正式报告,以最快的速度向领导进行专题汇报!”
罗新华副部长立即颔首表示赞同:“完全同意!这是一项关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性合作,我们必须集中力量,高效推进。”
会议的基调,在这一刻,从一项重大商业合作,升华为一场面向未来的共同征程。
随后,会议在热烈、务实且充满希望的气氛中继续深入进行。双方团队就选址标准、基建配套、人员培训、海关通关等一项项具体细节展开了逐一讨论和明确。
一条推动时代向前的发展之路,正从纸面的宏伟蓝图,扎实地迈向现实的轨道,每一步都承载着改变国家命运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