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热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越1962我以八级拳打天下 > 第196章 先生大义

第196章 先生大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管家快步穿过花园,来到刘光天身边低声道:"老爷,林秘书来电话找您。"

刘光天眉头微皱,回到客厅接起电话:"说吧。"

电话那头,林秘书语气急促:"董事长,华夏外贸部的人突然到访,说有重要事情找您。"

"先带他们去顶层接待室,我马上到。"刘光天放下听筒,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十二年等待,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二十分钟后,三辆黑色奔驰车队稳稳停在华兴大厦前。刘光天快步走进电梯,直达顶层。当他推开会议室大门时,锐利的目光瞬间锁定了沙发上的两人:一位五十多岁、气度沉稳的男子,以及他身旁正在整理文件的年轻秘书。

邓向荣仔细打量着走进会议室的刘光天,发现他比资料照片上更显年轻,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那是久居上位者才有的气场。

他立即起身,郑重地伸出手:"刘董事长,久仰大名。我是华夏外贸部副部长邓向荣,"说着侧身示意身旁的年轻人,"这位是我的机要秘书陈国民同志。"

刘光天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谷向荣的手,力道恰到好处:"邓部长舟车劳顿,辛苦了!快请坐。"随即又与陈国民礼节性地握了握手,动作干脆利落。

林秘书熟练地为众人换上新的茶盏,青花瓷杯中的龙井茶散发着清冽的香气。

邓向荣端起茶杯浅尝一口,目光若有所思地投向窗外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他放下茶盏,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沉重:"刘董事长,这些年内地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过得很不容易啊。"

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茶杯边缘,邓向荣继续道:"去年华北地区大旱,很多地方的百姓连吃水都要走上十几里路。能一天吃两顿饭,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奢望。"他顿了顿,声音略微提高:"不过现在情况正在好转,上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

说到这里,邓向荣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刘光天:"特别是最近,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些年的动荡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团结一心搞建设。"他的语气愈发坚定:"很多像您这样心系祖国的海外同胞,都在积极响应号召,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刘光天抬手示意稍等,转头对林秘书吩咐道:"去我办公室,把办公桌最下层抽屉里的那份档案袋取来。"

谷向荣见状,立即补充道:"刘董事长,长期在香港发展,可能对内地的这些新变化还不太了解。这次专程拜访,就是想跟您详细交流一下。"

刘光天微微一笑,语气笃定:"邓部长的来意,我已经了解了。内地的情况我都了解,就不必多说了。"

邓向荣与陈国民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虽然刘光天表面热情周到,但这样直截了当地打断谈话,让两人心里不禁打起了鼓——这次的任务,恐怕不会如预想的那般顺利。

刘光天将二人的微妙神色尽收眼底,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起身执起紫砂茶壶,手腕沉稳地为两人斟茶,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打着旋儿。"邓部长、陈秘书千里迢迢而来,中午一定要赏脸,让我这个东道主略尽心意。"

陈国民突然站起身,声音提高了八度:"刘董事长,您这么有钱,难道就没想过——"

"国民!"邓向荣猛地一拍茶几,茶杯里的水晃了出来,在红木桌面上洇开一片深色的水渍。他严厉地瞪了年轻秘书一眼,随即转向刘光天时已换上歉意的表情:"刘董事长,实在对不住,年轻人性子急,说话不知轻重。"

刘光天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脸上依然挂着从容的笑意:"无妨。"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叩响。林秘书手持一份牛皮纸档案袋走了进来,恭敬地递到刘光天手中。

刘光天接过文件,指尖在档案袋封口的火漆印上轻轻摩挲了一下,随后将它推向谷向荣:"邓部长,不妨先看看这个。"

邓向荣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颤。随着纸页翻动,他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震惊的光芒。文件详细记载着华兴集团近些年来的每一笔匿名援助:从1974年华北旱灾的粮食专列,到1975年秘密运往西北科研基地的精密仪器,甚至还有上个月刚通过澳门渠道转往东北的医疗设备——总金额赫然达到上百亿港币。

"这!"邓向荣猛地抬头,声音有些发颤。他下意识将文件递给陈国民时,指尖在纸页边缘留下了一道汗渍。

陈国民起初只是随意扫视,嘴角还带着几分不以为然。但随着阅读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凝固。当看到捐赠物资累计达到预估超百亿元"时,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最终,他缓缓放下文件,突然起身,向刘光天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几乎成直角。

"刘董事长,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他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请您原谅我的无知和冒犯。"

邓向荣同样肃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先生大义!请允许我代表..."

刘光天急忙上前,双手稳稳托住谷向荣的手臂:"邓部长万万不可!"

邓向荣却反手紧紧握住刘光天的双手,这位向来沉稳的官员此刻声音微微发颤:"这不是我个人的谢意,是替千千万万受助的同胞向您致谢!"

刘光天拉着邓向荣重新坐下,目光灼灼地说道:"邓部长,建设祖国我刘光天义不容辞!"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整整十二年。"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的位置,那里似乎藏着什么重要的物件。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坚毅的侧脸投下斑驳的光影。

邓向荣闻言,眉宇间的凝重之色顿时舒展,眼角泛起欣慰的纹路:"刘董事长,有您这句话,我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微微前倾身子,语气诚挚而庄重,"待我回京后,一定第一时间向领导详细汇报今日会谈的情况。届时我们再详谈合作细节。"

"好,静候佳音。"刘光天微微颔首,随即热情相邀,"正事谈完了,不如中午就在酒店小酌几杯?"

邓向荣面露难色,起身道:"实在抱歉,港督府中午设宴,还有几位同僚也要出席..."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这些表面功夫不得不做。"

当邓向荣和陈国民的身影消失在电梯门后,刘光天缓缓踱步到落地窗前。他望着楼下远去的黑色轿车,右手不自觉地抚上胸口。

他解开西装扣子,从贴身的衬衣口袋里取出那个已经被体温焐热的小盒子。盒盖开启时发出"咔"的一声轻响,在空荡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三枚军功章静静地躺在绒布衬里上,在斜照的阳光下泛着内敛的光芒。

他的指尖轻轻描摹着勋章上的纹路,十二年的光阴在这一刻仿佛都凝固在了这个小小的盒子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