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有了李达康那个没问出来的问题,陈正泽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秦思远为什么明知是烫手的山芋,还要硬着头皮接下刘生的案子。
因为这能实锤一件事,那就是刘家跟赵家的关系。
赵家有人被判死刑,刘家又在庇护赵家的子女。
这是什么?
这就是赵刘联盟的证据啊!
所以秦思远盯上的事不是刘生案,而是盯上了背后两家恶人的联盟。
要知道最不能容忍的两种情况就是,一是肉没烂在锅里,二是还不掌握的结d营私。
所以说秦思远会以告密者的身份,向赵家的敌人说明情况,以此来获得最大的支持。
这才是他的终极目的。
而秦思远一定还在等,等着赵小惠被宣判死刑。
那时候,才是他发动总攻的号角!
这就像赵小惠案一样,案件本身仅仅是面子,而里子则是背后几股势力的纠缠。
刘生案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几家的争斗!
看来李达康也隐约感觉到了秦思远可能要拿赵刘联盟的事做文章。
所以才会问起,赵小惠跟刘生案到底有没有关系。
这次反而是李达康提醒了自己。
这不奇怪,毕竟人家身居高位,政治嗅觉还是在线的。
好在今天好多话没明说,还是暗棋的状态。
这要是明棋,那李达康就是逼着自己站队,很多事情反而被动。
不仅仅如此,沙瑞金也会逼着高育良站队。
涉案的刘家和赵家也会逼着很多势力站队。
到了那个时候,这就不是李达康和秦思远的斗争了。
而是整个汉东都会陷入巨大的动荡之中。
如果真要是发生了这种动荡,谁会得利呢?
答案肯定——事外之人得利。
所谓的事外之人,可不是说谁没参与办案谁得利。
也就是说,一直没参与办案的高育良和祁同伟不是得利之人。
而是那个对钟、赵、沙、刘斗争不知情、没参与的人。
这个人是谁?
客观上不存在这个人,但是主观上,谁来的最晚谁就是没参与的人。
这个人当然就是秦思远了!
这赵小惠案还没结,刘生案又要浮出水面。
钟、赵、沙、刘的争斗还没开始,秦思远就已经准备掀桌子了!
省长之争,仅仅是表象。
真正的内核,而是秦思远故意要把天火引到汉东来。
试想一下,如果秦思远以告密者的身份,坐实赵刘暗中结盟的罪证。
一位老省长,一位老书记,那这汉东岂不是成了贼窝了?
首先会来几波清算。
这波清算中,汉大帮和秘书帮不死即残。
接下来,再搞一波对当前班子的问责。
高育良和李达康这两位本地帮主基本上就会成为沙家帮的陪葬品。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秦思远,完全可以一句“这个情况我还不掌握”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现在的局已经越来越不受控制了。
当然,自己现在也有一个选择,就是凭借手中跟秦思远商议的“私放刘生”的短信,投靠秦思远领衔反贪帮。
只是……秦思远这个人,自己不喜欢。
他能给自己的保护跟汉大帮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跟秘书帮都没法比。
再说了,自己凭借“要挟”换来的投靠有意义吗?
始终是“眼中钉”的形式存在,早晚还不是被除掉的对象。
所以当前自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这次激斗中,阻止秦思远让刘生案成为破坏汉东稳定的“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