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华兴年会盛典(一)
1973年港岛岁末
晨雾笼罩着维多利亚港,整座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却已被一场盛事提前点燃。
"叼!搞咩啊?呢个钟数塞车?"的士司机阿强猛拍方向盘,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张望。眼前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红尾灯在薄雾中连成一片,宛如一条赤色的河流,缓缓流向港岛体育馆的方向。
"华兴集团今日开年会啊嘛!"报亭阿伯叼着烟,用报纸敲了敲摊位。头版赫然印着:《华兴八万员工齐聚体育馆》。
观塘工业区,穿着深蓝制服的华兴制衣厂员工正在列队。老裁缝李伯颤抖着手指抚平胸前"优秀员工"金章上的褶皱,这是他三十年工人生涯第一次获此殊荣。
在华兴建业大厦的门口上百辆印着"华兴建业"logo的大巴此起彼伏地鸣笛,车窗里挤满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阿荣把脸贴在玻璃上,望着远处逐渐亮起的天色。
中环金融街,一群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在狂奔。"快点!年会要迟到了!"领带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小王边跑边擦汗,入职华兴金融三年,这是他第一次有资格参加集团年会。
"让让!让让!"几个穿着橙红工装的汉子抬着巨型横幅横穿马路,烫金大字"华兴重工,勇攀高峰"在朝阳下灼灼生辉。交警阿sir的对讲机里传来上司的咆哮:"刘生车队还有15分钟到达,立即疏通会展中心通道!"
此时的港岛体育馆外早已人声鼎沸。这座由华兴建业斥巨资打造的现代化场馆,正敞开怀抱迎接它的八万名主人。各个入口处,身着不同颜色制服的华兴员工正有序入场,远远望去,宛如一道道流动的彩虹。
馆内,巨大的红色拱门巍然矗立,"华兴年度盛会"六个烫金大字在冬日阳光下闪耀着夺目光芒。中央舞台上,深红色的天鹅绒幕布垂落如瀑,四周彩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八万张脸庞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整个场馆弥漫着节日般的欢庆气氛。
在vip通道处,劳斯莱斯银影缓缓停稳。车门开启的瞬间,一双锃亮的意大利手工皮鞋稳稳踏在地面。刘光天整了整定制西装的领口,深邃的目光穿过人群,望向场馆深处。他嘴角微扬,耳边已经隐约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上午九时整,集团公关总监兼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响彻全场:"现在,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华兴集团董事长——刘光天先生!"
刹那间,八万人同时起立。声浪如惊涛拍岸,整个场馆都在震颤。"刘生!刘生!"的呼喊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人群中,阿宏涨红了脸,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三年前,他还是住在寮屋区的穷小子,如今不仅住进了华兴新村,两个孩子都在华兴子弟学校读书,去年妻子生病,还是华兴医院最好的专家给治好的。想到这里,他的眼眶不禁湿润,喊得更加卖力。
刘光天稳步走向舞台中央,舞台两侧的巨型led屏幕亮起,他的身影被实时投射其上,他抬手示意,全场瞬间安静,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八万双眼睛聚焦在这个带领他们改变命运的男人身上,而他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
"各位华兴的兄弟姐妹们,"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看到你们,我就看到了华兴的魂。"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台下无数像阿宏这样的普通工人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西装笔挺的商人,是真的把他们当成了家人。
刘光天环视全场,目光如炬:"今天在座的八万兄弟姐妹,你们都是华兴的骄傲。但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华兴集团现有二十三万两千五百七十八名员工!"
全场一片哗然,这个惊人的数字在八万人中激起阵阵惊叹。
"因为场地限制,"刘光天抬手示意安静,"今天只能邀请八万人到场。还有十五万华兴人,此刻正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建筑工地、在工厂车间、在远洋货轮、在金融大厦!"
他右手抚胸,声音铿锵:"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些默默奉献的华兴人!"
刹那间,八万人同时起立。掌声如惊雷炸响,经久不息,仿佛要掀翻整个体育馆的穹顶。许多员工一边鼓掌,一边抹着眼泪——他们知道,那些未能到场的同事,同样在为华兴这个大家庭奋斗。
待掌声稍歇,刘光天嘴角微扬:"各位知道吗?港岛目前有四百多万人口。"他故意停顿,让数字在空气中发酵,"如果算上华兴人的家属,那么——"右手猛然张开,"港岛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华兴人!"
这个震撼的统计让全场再次沸腾。老裁缝李伯颤抖着摘下眼镜擦拭,他从未想过,当年观塘的小制衣厂,如今竟已成为影响整座城市的庞然大物。
年轻的阿荣瞪大眼睛,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建筑工人,更是这个伟大集体的一份子。
观众席上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连成一片。许多基层员工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华兴好,却不知道华兴已经如此强大。
刘光天站在舞台中央,目光如炬地扫过全场。场馆四周,十几台摄像机正在将这场盛会同步传送到港岛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请看大屏幕。"他抬手示意,现场众人齐刷刷看向巨幕。画面被分割成数十个小格,每个格子都显示着不同场景:九龙船厂的焊花四溅,观塘制衣厂的缝纫机轰鸣,中环证券部的电话此起彼伏...
"这是此刻仍在工作的十五万华兴人。"刘光天的声音通过电波,传进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许多正在收看直播的员工,不禁热泪盈眶。
港岛电视台的记者对着镜头激动地说:"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正在华兴集团年会现场。这个员工人数占全港二十分之一的商业帝国,正在向我们展示什么叫真正的企业凝聚力!"
在茶餐厅里,几个老街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啧啧称奇:"阿珍的儿子在华兴建业当工程师,看来真是找到好工作了!"大排档老板老陈擦了擦手,对着电视里的刘光天竖起大拇指:"刘生真是了不起!我店里的菜都是从华兴超市进的货。"
此刻,无论是在维多利亚港的货轮上,还是在深水埗的制衣车间里,无数华兴员工都挺直了腰板。他们知道,自己不仅是养家糊口的打工仔,更是一个正在创造历史的伟大集体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