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热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321章 瞬间热情高涨的研究员们

第321章 瞬间热情高涨的研究员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华院长,这是半张桌子吗?”

王嘉恩看着眼前两米高的大柜子,有些无语。

“这还嫌大呀?”华院长面露错愕,“去年我们在和县制造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那一栋房子那么大呢!

这个,宽一米二,高两米一,厚度七十公分,运算速度突破了每秒50万次!”

王嘉恩哭笑不得,伸出双手比划了一下:“我以为,是平放后半张桌子呢。”

这时,便听后面一位女研究员笑道:“王先生您放心,我们材料所一定做出更小的晶体管!”

转头看去,却见那女研究员站在很后面。

这位女大神,林兰英女士,国内半导体先驱,搓出了我国第一份锗单晶、第一根硅晶棒、第一份砷化镓材料。

她现在还不是后世照片上那位老奶奶,而是一位23岁的天才少女,担任材料所半导体室的研究员。

想了下,王嘉恩发现这些天才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

自己带来的那些材料,交给普通人,估计看都看不懂。

交给一般的天才,也是拔苗助长,弊大于利。

但是对于这些妖孽,简直就是醍醐灌顶!

念及至此,老王笑道:“光缩小晶体管的体积是不够的,相信林主任应该也看过了我带来的,半导体行业的相关资料?”

林女士一听这称呼,顿时憨笑:“我还不是主任...”

“这里竞争这么激烈吗?”王嘉恩假装惊讶,“你这样的天才都还当不上科室主任?”

“哈哈哈哈哈哈...”

恭维的话谁都愿意听,老王这一句显然让大家内心十分的畅快。

林女士吃亏在年龄太小,虽然眼前的人都年轻,没有一个超过50岁的,比如他们材料所的所长,也就是站在人群第二排的那位钱临照先生,今年也才33岁。

但33岁,总比23岁要沉稳得多,能够处理研究之外的很多事情。

当然这位钱所长也是牛逼克拉斯,主要研究的是金属物理和晶体缺陷,后来带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这地方,已经不是天才扎堆了,而是妖孽扎堆。

如果说天才是万里挑一,那工院和科院最初组建时的700多人,那是4亿5千万人中挑出来的,相当于一百万人里面出一个!

而眼前的二十多号人,是整个工院最出色的研究员,想想他们的含金量?

天才,真就只是见他们的门槛。

笑过后,老王继续说道:“晶体管体积缩小,确实可以在一块电路板上集成更多元件,但这还远远不是极致。”

这时林女士又高举右手:“您带过来的资料上提到,可以在指甲盖那么大的硅晶圆上,蚀刻多层电路,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到时候掌心那么大的一个核心处理器,每秒运算次数能到上百亿次!

单晶硅的生长,我们也在研究了,昨天刚完成一次试制,直径20毫米呢!”

“厉害,继续加油,早日突破五十毫米,争取让我们的硅晶棒越来越粗,越来越长!”

“嗯!”

林女士握起小拳头给自己打气。

其他研究员则是面面相觑,心说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

这时林女士又说道:“但是后续关于光刻技术的资料就没了,计算机所这边也没有。”

王嘉恩笑着摇了摇头:“给了也没用,那个太难了。

单是硅晶圆,很难了吧,但它还只是开始。

后续在硅晶圆上刻出电路,才是最大的挑战。

一块微型芯片的生产,后续还涉及光刻、蚀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机械抛光。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高的精度。

这样的一整套流程需要重复几十上百次,也就是在单块芯片上蚀刻几十层电路,错一次,芯片的性能就会大幅下降,甚至于报废。

最难的就属光刻,先要根据芯片的用途设计电路,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刻出微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掩模基板...”

王嘉恩说着咂吧了一下嘴,左右看看,从欧立新的公文包里摸出一个保温杯。

喝了一口后,接着说道:“有了掩模基板,然后再用光刻机,将光源通过掩模基板投影到晶圆上。

而光刻机的生产,那就更难了,首先我们需要得到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源。

极紫外光源又因为波长短,容易被其他物质吸收,无法像可见光或者深紫外光那样通过透镜来聚焦,所以还需要通过多层反射镜来聚焦。

这个反射镜又得用纳米级的钼、硅交替堆叠几十层!

解决了反射镜,后面还需要高度精密的机械控制系统,来控制掩模台和晶圆台,这也是纳米级的精度!

之后,还有生产环境。

光刻机内需要超高度的真空,同时因为极紫外光,我们那儿用的是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轰击锡滴,但是锡滴的残留物会污染反射镜,所以就需要开发实施清理技术。

蚀刻完了之后,还需要注入离子,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之后还要用气相沉积法,在硅晶圆上沉积铜膜,然后才是纳米级的打磨抛光。

一套流程重复几十次,就得到指甲盖大的核心处理器了。”

全场寂静。

大家齐齐看向了旁边的那台晶体管计算机,这是他们徒手用螺丝刀和电焊笔造的。

现在就感觉,之前看着十分喜爱的大柜子,怎么越看越不顺眼?

看着大家的表情,王嘉恩以为是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了,便连忙说道:“这个不着急,咱们慢慢来,先搞定晶体管小型化,做出集成电路再说。

进一步缩小计算机体积之后,我们各个单位,包括行政单位,能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咱们得把底子打扎实喽,计算机,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可千万不能有底蕴不足的情况,所以,慢慢来就好!”

一听这话,一众研究员相互看了一眼,紧跟着一哄而散。

“我搞定大直径硅晶圆!”

“二氧化碳激光轰击锡滴是吧?我就不信我们的光电所搞不出来!”

“我们搞定金属粒子气相沉积!”

“我试试看那个钼硅反射镜怎么弄!”

“高精度机械部件就交给我们了!”

所有人一哄而散,束院长都走了,刚才说要弄极紫外光的就是他。

没多久,现场就剩一个华院长。

王嘉恩一脸懵逼,看着华院长眨了眨眼:“这什么情况?”

华院长无奈笑笑:“本来一个个都有点儿魔怔,你这一说,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老王咂吧着嘴,看着门口,这会儿最后一位白大褂也出门了。

他也只好无奈笑道:“也好,微型芯片的研发,涵盖了很多领域,单是光刻机就涉及了20多个,能够加快其他子领域的进度。

不过您也得看着点,研发这一套设备的投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的建议还是稳扎稳打,各个子项目分开研究。

等所有技术成熟,光刻机也就水到渠成。”

“放心吧,他们都有数的。”

这时,边上的欧立新拿着小本本凑了过来。

“老王,你刚才说,什么光轰击什么滴来着?”

“你只要记下,大力支持半导体工业,就行了。”

“噢噢!”

老王又想起什么,看向华院长:“您怎么会在工院,之前不是在科院吗?”

华院长笑笑:“科院那边数学高手有,老钱、老陈、老苏、老关他们,不比我差。

工院这边就相对少一些,我被调过来当修补匠,那边有什么难题需要集思广益,我再过去帮忙探讨。”

“哟,那您辛苦。”老王奉承了一句,随即又想起什么,“哎对了,特斯拉那老头儿呢?”

华院长竖起拇指指了指外面:“不是说给他单独开个研究室吗,这会儿估计正忙活呢。

说起这老爷子,还真帮了不少忙,之前一直困扰老束的电磁压制技术的功率放大器,他没几天就给解决了。”

“那是人家强项嘛,走,看看他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